中国消费者报长沙讯(记者余知都)接到商家的遭遇者起营销电话,大多数人处置的婚纱办法是直接挂断对方电话了事。湖南长沙一消费者在接到湖南某婚纱摄影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婚纱公司)的公司营销电话,且被对方加了微信好友后,电话意识到自己的营销元个人信息被泄露,果断将婚纱公司告上法院,消费要求婚纱公司删除相关信息、权获赔礼道歉并索赔5万元。赔万日前,遭遇者起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这起个人信息保护案件,婚纱消费者获赔1.1万元。公司
2020年7月8日,电话消费者符某接到婚纱公司员工尹某的营销元营销电话,被告知到店消费有优惠、消费赠送礼品。权获之后,该员工又添加了符某为微信好友,继续进行广告营销。在聊天过程中,符某得知,该婚纱公司利用给予已到店消费的客户折扣、礼品的营销方式,换取客户掌握的亲朋好友的个人信息(姓名、电话),继而对这些人进行电话、微信推销。
因不满婚纱公司的做法,符某通过该公司官方网站反映情况,要求婚纱公司赔礼道歉、删除所收集的个人信息。然而,符某未等到婚纱公司的道歉,个人信息亦未删除。符某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后,将婚纱公司诉至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,要求被告婚纱公司删除其所收集的原告个人信息、赔礼道歉、赔偿原告精神损害及因维权所产生的支出和误工费共计5万元。
原告符某认为,被告未经原告同意,收集保存了原告的姓名、个人电话、微信号等个人信息,并利用原告的个人信息进行广告营销,侵犯了原告的个人信息权,对原告的私生活安宁和隐私造成侵害,依法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。
日前,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组织双方调解,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,被告婚纱公司删除原告的电话号码、微信号等个人信息,当庭向原告符某赔礼道歉,并赔偿原告损失1.1万元。
责任编辑:24
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)1月22日,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一则消费提示引发社会的关注。随着“画皮”层层被扒开,一个以快递免费赠送播放器、专门给老年人洗脑、灌输虚假医疗广告 ...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)12月30日,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,继今年10月所有省份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跨统筹区共济后,到12月9日,所有省份已将共济范围由“配偶、父母、子女”扩大至“配偶、父母 ...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陈晓)4月11日,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挂面村非遗音乐大集的非遗面艺街,中江手工挂面正与意大利面展开一场东西方制面技艺的友好切磋。“不可思议!”当面细如丝、茎直中空 ...
皖北大地,雨过天晴,一台台收割机轰鸣出动。“见地就下,逢麦就收,正是出力的时候,我一天能收150亩以上。”安徽省临泉县正大生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张勇说。“麦子入库,心就落定了,700多台农机3天 ...
中国民族博物馆党委副书记、副馆长郑茜。受访者供图如果你最近想到中国民族博物馆参观,可能会感到疑惑:“博物馆在哪里?地图上怎么显示暂停营业了?”原来,该馆馆舍正在立项建设中,但收藏、展览等工作仍正常开展 ...
那晚和女儿聊天,我偶然发现,她朋友圈的签名不知何时换成了:去码头整点薯条。看到这签名,去年初冬我们在洱海码头喂海鸥的场景浮现眼前。一群群海鸥围绕在游客身旁,争抢着游客手中的薯条,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画面 ...